其實,離開亞東醫院已經一個月又七天了,但還是很想把那時候的心情寫下來。在亞東醫院,是我第一次那麼的喜歡外科,是第一次的讓我很認真的考慮未來想要走外科,於是,我想把那些心情寫下來。未來,實習的日子還有一年又八個月,也許,我會漸漸愛上內科勝過任何科,也許,我就會漸漸忘記我是曾經如此的喜愛外科,但當我回來看這邊文章時,也許可以提醒自己曾經在外科有如此美好的時光。
我在亞東醫院的實習course,是上半個月在一般外科,下半個月在整形外科。亞東醫院的開刀房內,燈光很明亮,在接待處的大廰,空間擺設的很柔和,進來的人,不會感到任何的壓迫感。
亞東醫院的外科,主打微創手術,在一般外科,像是膽囊切除、闌尾外除、胃穿孔修補,都是用腹腔鏡手術。而且,他們做的很積極,就算年紀很大,只要心肺功能不錯,他們也是用使用腹腔鏡手術。腹腔鏡手術跟傳統手術不同,只要在腹部打三個小洞,把不到一公分粗的腹腔鏡、手術器械伸進去,就可以進行手術。病人手術後,因為只有開三個洞,所以比較不會感到疼痛,往往手術後二、三天就可以出院了。
我在一般外科是跟吳建明主任,雖然是主任,但也才三十幾歲而已。他的刀法很俐落,雖然隔著腹腔鏡的器械,但他分離腹膜、血管、組織,動作相當迅速,比傳統手術過之而無不及。分離腹膜、血管、組織,找到目標,切除,縫合,每個動作迅速確實,透過腹腔器攝影所傳輸出來的影像,整個手術,就像在欣賞著一場歌劇饗宴一樣,令人讚嘆叫好。吳主任很注重教學,不管是教導住院醫師、還是教導實習醫師,都很認真。你可以想見,在吳主任的教學下,這樣精采的手術,可以在更多人手中重現,甚至遠遠流傳,這是令人激動不已的。
有些手術不能用腹腔鏡開的,像是胃切除手術,吳主任也是開得很漂亮,整個過程乾淨俐落,開刀的時間也縮減到最小。你會覺得,開刀並不是這麼的醜陋的,並不是這麼的令人畏懼的,相反的,你會覺得,手術相當的精采,那麼地令人讚嘆,對病人是多麼的有幫助。
以前去外科時,最不喜歡的,就是看到開完刀的病人,一副病奄奄的樣子。但腹腔鏡手術和精湛的手術,都可以讓手術後的病人,縮短痛苦的時間。外科,不再是令我如此害怕與討厭的。
也很感謝那時在一般外科帶我的二個住院醫師學長,在他們指導下,放手讓我在小手術中擔任助手,累積了我在外科的經驗。
下個月在整形外科,帶我的是黃慧夫老師,才來了幾天,就參與了很多的精采手術,像是腹部塑形手術、隆乳手術、臉部骨折固定手術、下巴皮辦移殖手術。其它的日子還有清創手術、中彈後的清創手術、斷掌接合手術。很感謝黃慧夫老師,讓我在參與每一台刀的過程中,我不但累積了許多外科的經驗,同時,也一再讚嘆手術對病人幫助。他熱心的教學,也讓我學會欣賞了每一台手術的奧妙。
記得第一天去時,黃慧夫老師問我說:「你來這裡想要學什麼。」我最先回答的就是:「換藥」黃慧夫老師丟給了我一本教科書,叫我把換藥的章節念熟,同時在晨會上報告給大家聽。在念書的過程也好,在晨會上報告後,師長的指教,都對我來說,受益匪淺。在與臨床的經驗配合後,我對換藥,充滿了信心。回到台北榮總的第一個月,我幫一個褥瘡病人換了半個月的藥,他六公分大的洞,傷口變乾淨、肉慢慢長回來;在一個偶然機會,我幫一個癌症病人換藥(他不是我的病人,我只是好心陪值班的學長過去看看),他在脖子上有一大片二度的傷口,每次換藥他都很痛,我仔細思考後,選了一種換藥方法幫他換藥,他表示不再那麼疼痛,病人和家屬說以後都會請照顧他的醫師用這種方法換藥,他們為此都很感激我。那一刻,我相當感謝主和讚美主,祂讓我學會了最優秀的換藥技術,也把我帶到需要這項技術的病人面前。
我在亞東醫院累積的外科經驗,也讓我回到北榮實習後,對我的工作有相當大的幫助。像是病人引流管的縫線掉了,我也可以在病床邊,幫病人縫合回去。在做很多醫療處置時,我的外科歷練,讓我的技術越來越成熟。我有時在心裡,竟然還自居為外科人,並以此為榮。這種感覺很妙,我很想能永遠記住這種感覺。
雖然離開亞東了一段時間,我還是很想念在亞東的那一段日子。畢業後,如果在當兵前還在時間,我想在亞東的外科工作一段時間,讓我更了解亞東這家醫院。希望能夠有這個機會!
- Oct 06 Sat 2007 16:04
亞東醫院Intern 速記2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